“近视”是很多人的理财通病,简单来说就是看得见比较近的目标,也愿意为之努力,却忽视了较远、较长期的目标,更别说早早规划了。比如,我们常常会说,我今年想买一辆车、我这两年想存足买房首付款、我想和家人每年到境外旅行一次,但很少有人说,我已经设立了专门的账户做退休储备,我已经开始为孩子10年后的学费存钱了。这些远期目标虽然偶尔会在心头闪过,但却很难真正付诸于行动。


  究其原因,一方面退休规划、教育规划所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也相对买车、买房来说更为模糊,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数值说要储备多少钱,这就不容易让人提起劲来多想、细想,总觉得“船到桥头自然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提前储备这些资金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前的生活,尤其是现在年轻人都追求生活品质,常常“月光”,要从收入中取出一部分来做这种长远打算很难,心理上更会产生负担,反而“忽视”让自己轻松一点。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很多人患上了理财“近视”的毛病。


  临时抱佛脚不管用


  要说理财“近视”的负面影响当然有很多。最可能发生的就是在将来某一天你突然发现钱不够了。这种“不够”不是收入无法应对日常开支,而是你发现不得不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困扰,或是临近孩子出国留学需缴纳大笔学费,又或者步入退休可退休金远低于工资奖金,而你的账户中没有足够的储蓄让你安心。那时候,你可能会手足无措,可能会埋怨自己没有早些规划,但一切都晚了。


  要知道,包括养老储备、教育金储备在内的远期需求的金额并不少,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存下的。即便你的收入在不断上涨,可如果不是“有心”进行规划,很可能开支的数目也会悄悄上升,到后来还是无法有效储蓄。


  利用理财工具早作打算


  要避免因“近视”导致的各种麻烦,建议大家提前储备,拉长储蓄的时间,这样就能降低每期投入的资金,从而缓解压力。例如你的储备时间是20年,想要存够100万元退休金,那么在年收益5%的假设下,每年结余的资金就必须达到3万元,而如果时间拉长至25年,同样前提下每年的结余就只需要21000元。这种差距正是复利带来的。


  你可能会说,要达到这样的年收益有难度,的确,一年达到5%的收益看似不难,难的是每年保持,既要有收入的结余,同时又做到保值增值。建议投资者进行多渠道的资产配置,将一部分资金投入股市、股票型基金等风险性较高的项目,另一部分购买货币基金投资、理财产品等风险较低的产品。


  实际上,相比理财收益来说,更难的恐怕是提高投资者的储蓄意识,尤其是年轻人大手大脚惯了,要存点投资本金下来已属不易,更别说坚持10年、20年了。对这种缺乏自觉性的情况,建议选择一些产品来起到强制储蓄的作用,比如养老保险、教育金保险等。虽然这类产品的内部收益率比较低,但可以起到专款专用的效果,在特定时间方可取出,不必担心中途挪用或损失。


  为了防止因特殊情况无法缴费的问题,投保时最好可以附加投保保费豁免条款,这种条款的好处在于当你完全丧失劳动工作能力时,可以豁免续缴保费,同时保障权益不受影响。


  另外,对一些企业家来说,生意场上的瞬息万变也会对家庭生活产生影响,如果想为自己的养老金、子女教育金筑起“防护墙”,不妨留意一下市场上的家族信托产品,即便日后有债务纠纷,这部分资金也能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