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社会,个人理财项目如同雨后春笋,不断地涌现。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之下,各种诈骗手段更是层出不穷。显然,理财产品“百花齐放”的今天,投资者也面临着理财陷阱的“十面埋伏”。如何增强自己辨别财富骗局的能力,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一、贵金属交易当心对赌游戏


  近日,投资者李先生接到某现货白银公司营销人员多次电话营销之后,投入30万元加入了该公司的VIP专属活动。公司客服称大行情要来,并激活其账号,“指导”下单20手,结果,短短一个星期,在该公司的指导并口头保证不亏的情况下,李先生最终亏损15万元。


  今年的“3·15”晚会,央视曝光新天地等贵金属交易平台实为对赌平台,投资者投资只会亏损,不会赚钱。现货白银投资实际上是一场对赌游戏,“客户跟平台对赌,你赚了钱,那么公司就要亏钱。”


  业内人士建议,“对于类似的投资,市民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并且不能有侥幸与轻信的心理,更不能贪心。普通家庭投资者、老年投资者,尽量不要染指风险过大、放大倍数过高的贵金属投资。”


  二、股民当心“荐股”陷阱


  郑州一位股民通过网友加入了一个所谓的股票推荐群,在网友的游说下,去年交了16800元,变成了该股票群专业版的会员。结果,该群的“老师”推荐的股票,让这位股民深套其中,亏损严重。


  记者从证券监管部门了解到,只有有证券投资咨询资格的个人及机构才能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并且该机构及个人必须在证监会及派出机构备案,否则都属非法行为。根据相关规定,各地证券公司一般只能在注册所在地发展客户,不能跨地区招募股民。


  业内人士提醒,一般的证券公司都会对股民提供免费的信息咨询,如果通过承诺高额回报,吸收缴纳高额会员费的,股民们就要留个心眼了。“碰上可疑的荐股电话、网址,市民也可以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


  三、理财产品“变身”保险产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5年前,某银行推出一款“理财产品”,承诺每年存一万元,6年后连本带利返回57836元。何大娘觉得这款理财产品性价比挺高,就买了一份。好不容易熬到了第6个年头,何大娘去银行取钱。却被告知这个“理财产品”其实是个保险产品。


  记者百度“理财产品变身保险产品”,一下子找到相关结果约9370000个,足见此类案例屡见不鲜。


  据悉,去年保监会和各保监局共收到人身险公司投诉1.2万件。其中涉嫌欺诈误导4257个,主要反映业务员夸大产品收益、代签名和代抄录风险提示语句、银邮代理渠道以理财产品的名义销售保险等问题。


  对于银保合作的机制,相关部门已经明令禁止保险公司在银行设点销售保险产品,但银行可以代理销售。


  业内人士建议,如果在银行遇到推销保险的情况,首先应确认是银行工作人员在卖保险还是保险公司驻点。一般来说,银行销售的保险,安全系数较高、风险较小,因为银行只是为了赚取部分中间业务收入,为了自身形象的维护,不会推出“陷害”消费者的产品。


  四、外资银行理财让投资者巨亏


  于女士看到某外资银行在报纸刊登的理财产品“利财通1号”广告,广告内容是紧跟“港股直通车”。


  同时,广告中未曾披露该产品存在本金损失风险这一重要特征。银行业务经理对产品的描述则是承诺保本、只是有汇率和收益风险。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在银行没有出示合同的重要部件——能体现高风险非保本的“条款与章节”的情况下,于女士就在文件上签字表示已阅读,并购买了1万美元“利财通1号”产品,但是运作3年后本金只剩4800美元。


  “千万不可迷信外资银行,也不可轻信客户经理的口头承诺,不要去碰自己不懂的产品,一旦出现问题,要注意搜集证据。”某银行人士分析,外资银行理财以信托类产品、结构性产品以及资产组合类产品居多,其中结构性产品挂钩标的以股票、汇率、基金、大宗商品为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很大,能够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概率比较低。


  此外,这类产品设计复杂,内含大量专业词汇,其中很多涉及衍生金融工具,普通投资者短时间内很难理解清楚。


  五、钓鱼网站爱玩“蒸发”


  陈女士先后分两次在名为一家财富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的网站上进行了理财项目投资,结果不仅没有赚到钱,连本钱都没能收回来。陈女士表示:“本想将手中的闲钱做点投资,已经很小心谨慎了,没想到还是被骗了。”


  一个是钓鱼网站,一个是真正的某银行网站。二者的差别,仅仅是小写字母i和数字1的不同。但诈骗者利用这种障眼法,欺骗用户输入自己的账户密码。这就是当前“网络钓鱼”的典型手段之一。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以系统升级或身份认证工具过期激活等为由,要求客户到指定的网页修改网银密码或进行身份验证。


  记者发现,此类钓鱼网站除了称高收益、投资门槛低外,还会夸大公司规模与投资获利能力,编造投资标的等,但是对投研团队或投资的具体项目却无任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