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大学生不创业?日本学生喜欢去大公司工作,而且进入大公司后,日本人对组织没有抵抗感,比较顺从公司意志,日本人比较信奉“灭私奉公”精神。中国人却不一样,中国学生想挣很多钱,都想当老板,要争第一。他认为中国的民族性格当中,也更有野心,更有闯劲,更愿意往外看。


  藤井做过一些随机调查,发现90%的中国学生想创业,日本学生则完全相反,90%的学生想进大企业。比如我这位友人,留学毕业后,在日本京瓷工作两年,就回国创办了一个语言学校,面向日语人群教授中文。我后来了解到,他创业的想法其实在留学生涯开始之前就已经想好。


  为什么日本大学生不创业?日本缺乏小企业、创新企业成长的土壤。在日本,一个小企业或创业公司要成长起来非常困难。因为与欧美市场不一样,在日本发布一个创新产品,日本人会关心创业者的背景、公司的背景,看重公司的信誉度。要知道,一个创业公司从无到有,一开始几乎是没有任何名气和信誉度的,但日本社会却很在意这些。


  由于缺乏宽容的环境,日本人创业的成功率非常低,藤井说可能1000个创业者里只有1个成功。而且日本民族精神里讲究“和”,不愿意出头冒尖,更担心出格之后被孤立——日本社会往往把创业行为看作一种出格行为。


  藤井还补充到,日本企业的“年功序列”也是日本人较少独立创业的原因。所谓“年功序列”,即国内所说的“排资论辈”,一些管理职位,没有在公司熬上多年的年轻人是够不着的;另一方面,年龄较长的人,即使没有很大的功劳,公司也不会轻易解雇,工资会随着工龄的增长而增长。在渡边纯一的《失乐园》小说中,男主人公和他的朋友就经历过多次“职级降低薪水不变”的情况,降级虽然会使人受挫,但日本人较少就此离开公司或创业。


  不过即使有政府的支持,社会环境也在变得更宽容,日本年轻人走上创业道路的仍然不多,从日本创新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潮流中集体失声就可见一斑。这可能要归究于经济环境。自1990年代经济泡沫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在执行通货紧缩政策,日本人实际上收入基本没有增加。时代变化非常快,生活压力也大,一些年轻的日本人就希望更稳定一些,这时候去大公司是比较好的选择。这个时代与藤井年轻的时候是相反的,他说那个时候经济整体向上,人们希望变化,希望求得更好的发展,“现在是经济下滑,大家求稳定”。藤井提到日本学生为了更稳定的生活,现在出国留学的学生也在逐年减少。


  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和使命,藤井会在多个场合演讲他的“活私奉公”倡议。不过他认为改变的关键还是在于日本人自己,“日本人总喜欢找借口,说‘失败不可原谅’‘社会环境不宽容’,不敢创业”,藤井说,“但年轻人要有创业的勇气,不要怕失败。日本人有更多自己的主体性,日本社会就会变得更好”。


  藤井义彦本人一直在倡导日本年轻人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不应该是“灭私奉公”,而应“活私奉公”。他认为企业有自己的价值观,个体也有自己的价值观,一个人在公司工作必须要有个人理想,要有自己的主体性。不过他不认为日本人应该颠覆传统的“和”的团体意识,而是在现有民族意识上加上“主体性”意识。